兒子穿短袖,媽媽卻要穿外套…爸媽的溫度計總是和我們不一樣?一個讓人心疼的生理變化

2025/03/14 | 長照專欄
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夏天回家看到媽媽穿著長袖外套,忍不住說:「這麼熱天還穿這麼多!」

媽媽卻說:「哪裡熱?我覺得冷颼颼的。」

冬天開暖氣時,爸爸總是嫌太熱,媽媽卻一直喊冷。

怎麼感覺爸媽的溫度感和我們差這麼多?

原來,這不只是感覺的差異,而是長輩真實的生理變化。

隨著年紀增長,身體對溫度的調節能力確實會變得比較慢,特別是對冷熱的敏感度也會改變。

就像美珠阿姨說的:「以前怕熱,現在反而特別怕冷,有時候兒子都穿短袖了,我還得披件外套。」

為什麼長輩特別怕冷?

這和血液循環有關係。年紀大了,血管彈性變差,血液循環就沒有年輕時那麼好,特別是手腳容易感覺冰冷。

俊明伯伯分享:「最近晚上睡覺總是手腳冰冷,想當年我年輕時從來沒有這種困擾。」

夏天怕冷、冬天怕熱,怎麼照顧最安心?

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就能讓爸媽住得更舒適:

溫度調節有密技

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別太大,最好能保持在24-26度之間。

開冷氣時,風不要直接吹到人身上,可以調整風向或是隔著窗簾。

阿德伯伯說:「自從兒子幫我調整冷氣方向,現在睡覺都不會感覺特別冷了。」

穿衣有學問

採用「#洋蔥式穿法」最實用,一件件薄衣服分層穿,冷了加、熱了減,比穿一件厚重的衣服更好調節。建議準備一件輕巧的外套在旁邊,想加衣服時也方便。

活動就能暖和

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但不用太激烈。簡單的散步、伸展運動就很好。像是美蘭阿姨每天早上散步半小時,就覺得手腳比以前暖和多了。

睡前的保暖很重要

睡前可以泡個溫熱的腳浴,不只能改善睡眠品質,還能幫助血液循環。被子要蓋得宜,太薄容易著涼,太厚又可能半夜踢被子。

日常保健有撇步

  • 多喝溫開水,幫助身體調節溫度
  • 按摩手腳,促進血液循環
  • 穿著防滑的室內拖鞋,避免腳底著涼

其實,照顧長輩的溫度需求,需要特別的細心和耐心。

如果平時工作忙碌,想要有人幫忙照顧爸媽的起居,歡迎加入瑞泰照護體系line(ID:@624cfdsb)

需要輔具或是相關照護諮詢,也可以找瑞福健康事業line(ID:@305lcmhr),讓我們專業的團隊,協助你照顧好爸媽的每一個需求。

理解爸媽的溫度需求不是嘮叨,而是愛的表現。細心照顧他們的溫度變化,就是照顧他們的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