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爸媽出門總是提心吊膽?長輩安心出遊的10個貼心撇步

2025/03/21 | 長照專欄

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?出門前還在計畫到哪裡走走,結果剛到第一個景點,爸媽就悄悄說:「我們休息一下好嗎?」

看著他們微喘的樣子,心裡既心疼又自責,想說是不是不該出來的…

或是記得那次好不容易找到好吃的餐廳,卻緊張地發現沒有無障礙廁所?爸媽上廁所困難的窘境讓你決定下次出門前一定要做足功課。還有那次在人潮中轉眼間找不到媽媽的驚慌,至今想起還心有餘悸。

說真的,這些小插曲常常讓我們猶豫要不要帶爸媽出門。但其實,外出對長輩的好處多到你無法想像!

適當的戶外活動能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,讓骨骼更健康。《美國老年醫學期刊》研究指出,規律曬太陽的長者骨質疏鬆比例明顯較低,摔倒的機率也降低了。還記得上次媽媽說她感覺腳步更穩了嗎?可能就是這個原因!

環境改變還能刺激大腦,讓思緒更活躍。研究顯示,每週外出活動3次以上的長者,認知功能保持得更好。難怪每次出門回來,爸爸的談話總是特別有活力,話題也比平常多。

最讓人感動的是,出門增加的社交互動,能有效減少長輩的孤獨感和憂鬱情緒。每次看到爸媽在公園跟其他長輩聊得開心,或是笑著跟店家討價還價,回家路上的笑容特別燦爛,這種幸福感真的無價!

所以,今天就來分享長輩安心出遊的10個貼心撇步,讓出門不再是壓力,而是一段充滿期待的美好時光!

1. 行前規劃最重要

事前做好功課比什麼都重要!選擇平坦好走的地方,避開人潮擁擠的熱門景點。出發前先上網查查看有沒有輪椅通道、座椅休息區。還記得上次去那個梯級重重的古蹟,累得爸爸直喘氣嗎?選對地點,心情都不一樣!

2. 天氣與時間是關鍵

說真的,大熱天或寒流來襲時,真的別勉強出門。最近天氣變化大,手機上的天氣APP成了我的好朋友!上午9-11點或下午3-5點溫度最舒適,太早出門怕冷,正中午又太熱。下雨天就換個室內行程吧,百貨公司、博物館都是不錯的選擇!

3. 穿著舒適很關鍵

幫爸媽準備透氣舒適的衣物,最好是前開扣好脫好穿。鞋子一定要防滑且好走,不要貪漂亮穿新鞋。防滑鞋能增加行走的安全感,也能預防意外跌倒。

4. 必備物品不能少

出門前先整理一個專用的出遊小包,裡面放:

  • 常用藥物及藥單
  • 衛生紙及濕紙巾
  • 輕便外套或薄毯
  • 老花眼鏡
  • 水壺和少量點心
  • 帽子和防曬乳

5. 交通方式要考量

盡量選擇平穩的交通方式,長途旅行可以考慮搭乘無障礙計程車。自行開車時,記得調整座椅舒適度,每隔1-2小時停下來休息伸展。

6. 如廁問題有解方

出發前先上網查好路線上的無障礙廁所位置。也可以準備便攜式尿袋或看護墊,以備不時之需。現在很多地方都有親子廁所,空間大又方便使用。

7. 休息規劃要充足

記住「走走停停」的原則,每走20-30分鐘就找個地方休息。不要等到爸媽喊累才停下,提前安排休息能讓旅程更愉快。

8. 防走失有妙招

在爸媽的口袋裡放張紙條寫上聯絡方式,或是使用防走失手環。拍照時記得先拍一張爸媽全身照,萬一走散時能方便尋人。有定位功能的手錶是另一個讓雙方都能安心的選擇。

9. 輔具使用不丟臉

適時使用輔具其實能讓出遊更輕鬆。輕便的折疊拐杖、購物車當扶手、甚至租借輪椅都是很好的選擇。使用輔具能讓長輩走得更遠,看得更多風景。

10. 心態調整是一切基礎

有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,本來想去逛三個景點,結果才到第一個,爸媽就累了…別氣餒!放慢腳步,調整期望值,有時一杯咖啡、一段閒聊,就是最棒的旅行。看著爸媽開心的樣子,比走完所有景點更有意義。

記得有一次,我們原本計劃去郊外踏青,結果走到半路下雨了。我們躲進了路邊的小店,點了熱湯,聽爸爸講起他年輕時的故事。那個下午雖然沒看到美景,卻成了我心中最珍貴的回憶。

出門前的準備越充分,旅途就越輕鬆愉快。如果想要更專業的協助,或是需要同行的照顧服務,歡迎加入瑞泰照護體系line(ID:@624cfdsb) ;想了解更多安全輔具,也可以找瑞福健康事業line(ID:@305lcmhr) ,讓我們一起為爸媽創造更多美好回憶!

出門的意義從來不是走了多遠、看了多少風景,而是那些共處時光和爸媽臉上的笑容。

這些時光,值得我們用心經營、細心準備。一起出發吧,陪爸媽看看不一樣的風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