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的生活只剩下照顧家人?每天起床第一件事,是檢查爸媽吃藥了沒;睡前最後一件事,是確認他們睡得安穩。即使工作再忙,心裡總是牽掛著家中的長輩,深怕他們有任何閃失。
記得上個月,好不容易約了朋友吃飯,卻因為爸爸突然不舒服而匆匆取消?
或是那次難得的假期,原本計劃好的小旅行,到頭來變成在醫院陪診的一天?這些時刻,心裡是不是有種說不出的委屈和疲憊?
每次親友問起:「最近還好嗎?」你總是簡單回答「還好」,卻在夜深人靜時,偷偷紅了眼眶。這些日子以來,你的社交圈慢慢縮小,話題永遠離不開照顧經驗,甚至連做夢都在擔心家中長輩的安危…
其實,照顧家人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,而不是短跑比賽。我們常常太專注在照顧別人,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。
今天,就讓我們談談,怎麼在照顧爸媽的同時,也好好照顧自己。
情緒的浪潮是正常的
照顧過程中感到疲憊、沮喪、甚至偶爾的煩躁都是正常的。
當媽媽第三次問你今天星期幾,當爸爸又一次把藥吃錯,當你精心準備的晚餐得到的只是一句「不合口味」…這些時刻,你可能會想:「為什麼偏偏是我要負擔這麼多?」別自責,這些情緒浮現並不代表你不孝順或不夠好,而是顯示你也是有感受的人。
允許自己有這些情緒,然後學著和它們共處。
你並不孤單
記得那次媽媽突然發高燒,你手忙腳亂地送她去醫院,在急診室外獨自擔憂的夜晚嗎?或是那次爸爸記憶力退化,連你的名字都喊不出來的心碎時刻?那種無助感,彷彿整個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在苦撐。
其實,在全台灣,有超過七十萬個家庭正在經歷和你相似的歷程。
每個照顧者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個故事都充滿了酸甜苦辣。找到你的支持系統,可以是親友、照顧者社群,甚至是專業諮詢。說出來,分享你的擔憂和困難,你會發現原來有人懂你的心情,有人願意聽你的故事。
尋找小小的喘息時間
「我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!」這是很多照顧者的心聲。但請記住,每天給自己一點專屬的時間,哪怕只有15分鐘,也要好好享受。
泡一杯茶慢慢喝,看一集最愛的影集,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,什麼都不做。這些「自己的時間」能幫你重新充電,找回面對挑戰的能量。
你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時間——也許是爸媽午睡時,或是早晨他們還沒起床前——安排一小段「只屬於你」的時間。這不是奢侈,而是照顧的必需品。
學會開口求助
請記住,尋求協助不是軟弱,而是勇敢和智慧。家人朋友願意幫忙照顧幾個小時,專業照護能提供一天的喘息,都是讓你獲得休息的好方法。在你需要時間充電、處理自己事務,或單純需要一個喘息空間時,別忘了開口。
不完美也沒關係
有時候,我們會對自己的照顧品質苛求完美,一有疏忽就責備自己。
但請記住,沒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。即使專業的照護人員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。給自己一些寬容,接受「已經夠好」的照顧標準,對雙方都是種解脫。
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
尋求專業支持並不丟臉,無論是心理諮詢、照顧技巧訓練,或是加入照顧者支持團體,都能幫助你更好地面對挑戰。
有時候,即使只是有人聽你說說話,也能減輕心中的壓力。
健康的你,才能有力氣照顧他人
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:保持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,以及定期健康檢查。當你的身體健康了,心情自然會更加正向,照顧品質也會提升。
留住美好時刻
在艱難的日子裡,別忘了留意那些閃亮的時刻:爸爸突然說的一句感謝、媽媽看到你時綻放的微笑、一起聽老歌時爸爸輕輕哼唱的旋律、幫媽媽梳頭時她滿足的表情。這些小小的美好,往往是支持我們繼續前行的力量。
有位照顧者分享:「我每天睡前會在筆記本上寫下今天最溫暖的一件事。有時候是爸爸主動說要吃我煮的湯,有時候是媽媽記得我的生日…這本小記事本,成了我情緒低落時最好的良藥。」
也許你可以試著記錄這些小小的幸福,讓它們在困難時刻溫暖你的心。
照顧是一段特別的生命旅程,既辛苦又珍貴。就像那天清晨,你幫媽媽梳頭,她忽然說:「以前都是我幫你梳頭的…」那一刻,時光彷彿倒流,生命的輪迴在你眼前展開,淚水無聲地滑落。在這條路上,記得不只要照顧他人,也要善待自己。
- 需要居家照顧服務的協助,歡迎加入瑞泰照護體系line(ID:@624cfdsb)
- 想了解更多照護資訊,也可以找瑞福健康事業line(ID:@305lcmhr)
讓我們專業的團隊,陪伴你一起面對照顧路上的挑戰。
在長期照顧的過程中,你不是孤單的,而你的付出,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。在這條充滿挑戰的路上,希望你能感受到:有人懂你,有人支持你,有人欣賞你的勇敢和堅強。
給所有用愛照顧家人的你,致上最深的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