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爸媽開始懷疑你偷東西,其實是在對你求救——不是不信你,是連自己都快不信了

2025/04/08 | 長照專欄
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——爸媽突然變得「疑神疑鬼」,開始懷疑家裡的人偷了他的錢、藏了她的藥,甚至開始指控最親近的人「你是不是不讓我用?」

你一開始很委屈,覺得:「我這麼辛苦照顧他,為什麼還要被誤會?」

甚至忍不住想回嘴:「你怎麼可以這樣想我?」

但你知道嗎?這些話,其實不是針對你,而是一種失去掌控感的表現。

不是他「脾氣差了」,而是他「世界變模糊了」

在失智的初期或中期,很多長輩會出現所謂的「妄想型症狀」,尤其常見的就是「被偷妄想」。

他可能剛剛把錢放在抽屜裡,下一秒就忘了自己收過;或者他只是想不起那個人是誰,就本能地防衛:「你是來騙我的吧?」

這不是脾氣,是不安全感在作祟。

因為他心裡知道自己「不再像從前一樣清楚」,但又不知道怎麼求救,於是,只好用「懷疑」來保護自己,來證明「問題不在我」。

我們可以怎麼做?

  1. 先安撫,再澄清,不急著講道理

當爸媽說「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錢?」你可以先說:「你是不是覺得有點找不到?我們一起來看看好不好?」

而不是馬上說:「你不要亂講話,我才不會拿你的東西!」因為他要的不是真相,而是安全感。

  1. 避免讓物品常更換位置,給他一點「掌控權」

如果每次東西都不在他原本記得的位置,他會更加混亂和焦慮。

試著固定擺放、貼上提示標籤,讓他覺得自己還能「找得到」、「搞得定」。

  1. 理解:他不是不信你,是連自己都不信了

很多時候,他說出「你是不是故意這樣?」的同時,內心真正想說的是:「我是不是已經沒辦法掌控這一切了?」

當你願意多一點理解,就能少一點受傷。

你是他世界裡最後的燈

面對失智的爸媽,我們常常會覺得心累,甚至想逃。

但請記住:那個讓他變得多疑的,不是你,而是他正在崩解的認知系統。

當我們願意站在他的世界裡看事情,你會發現,誤解少了,連結也多了。

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溝通挑戰,

需要更專業的用藥管理建議,歡迎加入瑞泰照護體系line(ID:@624cfdsb)

想了解更多居家照護服務,也可以找瑞福健康事業line(ID:@305lcmhr)

我們提供專業陪伴訓練與認知刺激活動,陪你一起走這條路。

爸媽老了,不是他們變了,是他們更需要你了。

用理解,代替對抗。

用溫柔,重新讓他相信這個世界。